
全文检索: |
狼山社区关工委开展“七彩夏日”第三期活动——走进红色家书之刘伯坚
发布时间:2025-07-18 发布机构:崇川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信息员 字体:【大 】【中】【小】
7月16日上午,狼山镇街道狼山社区关工委开展第三期“七彩夏日”活动。此次活动以“红色家书一刘伯坚”为主题,特别邀请了南通大学艺术学院的老师,为社区青少年带来了一场生动且深刻的红色文化之旅。
活动伊始,南通大学艺术学院的老师便以饱满的热情和丰富的知识,为青少年们讲解起了革命家刘伯坚的故事。刘伯坚1895年出生于四川省平昌县,在革命的浪潮中,他毅然投身其中,为民族解放事业奉献着自己的力量。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出发长征,刘伯坚奉命留在中央苏区坚持革命斗争,任赣南军区政治部主任。后来不幸被捕,即便身处狱中,他也大义凛然,写下了《带镣行》等诗篇,展现出坚定的革命意志。
老师着重讲述了刘伯坚在狱中的经历。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刘伯坚写下了多封家书。其中,有三封写给妻子的兄嫂,一封是写给妻子的绝命书。在这些家书中,刘伯坚饱含着对家人的牵挂,对三个年幼孩子的舐犊之情溢于言表。他在信中详细描述和记录了两位幼子托付的地方和人家,展现出一位革命者父亲的深深牵挂。同时,他也对孩子们提出殷切期望,希望他们能“继续我的志向,为中国民族的解放努力流血,继续我未完成的光荣事业”。他在给妻子的绝笔信中,嘱托妻子用尽一切力量教养虎、豹、熊三幼儿成人,继续自己光荣的革命事业。这些家书,不仅是他对家人的深情告白,更是他坚定革命信仰的体现。
讲解结束后,进入了动手画一画我们的红色记忆环节。青少年们纷纷拿起画笔,将自己在聆听故事过程中的感动与思考融入到画作中。有的孩子画下了刘伯坚英勇就义的场景,展现出对英雄的崇敬之情;有的描绘了孩子们传承革命精神的画面,表达出自己要继承先辈遗志的决心。他们用绚丽的色彩和稚嫩却认真的笔触,勾勒出属于他们心中的红色记忆,现场氛围热烈而充满活力。
此次“七彩夏日”活动,通过对革命家刘伯坚故事的讲述和绘画创作,让青少年们深刻感受到了革命先辈们的伟大精神和家国情怀,也在他们心中种下了红色的种子,激励着他们在未来的成长道路上,传承红色基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狼山镇街道狼山社区关工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