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检索: |
铭记抗战历史 奋楫关工征程
发布时间:2025-09-16 发布机构:崇川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信息员 字体:【大 】【中】【小】
9月3日,我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观看了在北京隆重举行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这一刻,内心波澜起伏、难以平静,注视着庄严的仪式,我沉浸其中,深切感受到这是历史与当下的交汇、苦难与光荣的共鸣。
八十年前的伟大胜利,终结了战争的深渊,开辟了和平与发展的新纪元。这场纪念活动郑重地向世人宣示,中国始终是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它再次提醒我们,和平犹如阳光与空气,受益时或许不觉珍贵,失去时方知生存维艰。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局部冲突未止,强权政治与冷战思维仍不时回潮。我们更应牢记:唯有时刻不忘历史,和平才能永续;唯有不断发展,国家才能强盛;唯有坚持合作,人类才能共赢。
当荧幕上抗战老兵的勋章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当《黄河大合唱》的旋律再次响彻耳际,我的思绪仿佛回到了80年前那段烽火连天、山河不屈的岁月。作为一名关心下一代工作者,手中的遥控器仿佛成了一根沉甸甸的接力棒——这不仅是对历史的回望,更是对未来的承诺:唯有铭记苦难,才能珍惜当下;唯有传承精神,才能开创未来。
面对历史,我们深深知道:它既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三千五百万同胞的鲜血,换来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节目中,一位老兵轻抚泛黄的照片,低声说道:“他们没能看到今天的高楼大厦,但我们替他们看了。”这句话让我热泪盈眶。历史从不是冰冷的文字,而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一段段奋起的抗争。我们这一代,亲眼见证国家从贫弱走向富强,更深知“落后就要挨打”的现实含义。今天的和平,是先烈以血肉铸成的盾牌;今日的繁荣,是亿万人民在废墟之上重建的家园。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漠视苦难,是对英灵最深的辜负。
面对历史,我们更应警醒:珍惜当下,是对过去最好的告慰。当镜头从当年的断壁残垣切换至今日高铁飞驰、大桥跨海的壮丽景象,那正是先烈们曾经梦想的“未来”。我们要让青少年懂得:你们脚下的土地,曾浸染鲜血;你们享有的安宁,曾历经战火。珍惜课堂上的书声琅琅,因为那是先烈渴望的“知识救国”;珍惜与家人的团聚时光,因为那是无数战士以生命守护的日常;珍惜国家发展的每一个机遇,因为这是一个民族从苦难中涅槃的证明。将个人理想融入时代洪流,以奋斗书写使命担当,才是对历史最有力的回应。
面对历史,我们更须行动:以史为鉴,为青少年点亮成长的灯塔。十四年抗战,留给我们最宝贵的是精神的火种。我们要讲述杨靖宇将军胃中仅存棉絮和树皮仍战斗到底的事迹,让“骨气”扎根心灵;重温刘老庄八十二壮士浴血奋战的英勇,让“勇气”融入血脉;更要告诉青少年,“少年强则国强”,个人的理想关乎民族的未来。我们要让他们理解:你们笔下的每一个字,都可能书写祖国的明天;你们心中的每一个信念,都应成为照亮前路的火炬。
八十年光阴荏苒,硝烟早已散尽,但历史的回响从未远离。作为关心下一代工作者,我们虽无法重返战场,却可成为历史的讲述人、精神的传承者。让我们牵起孩子们的手,带他们回望来时路,告诉他们这片土地永远铭记英雄之名;而未来的天空,正期待他们以青春之力书写新的传奇。历史的接力棒正传向新一代,而我们,愿成为照亮他们前行的那盏明灯——不熄不灭,直至他们成长为民族的脊梁。
作为新时代的关心下一代工作者,我们自当肩负使命、贡献所能。通过这次纪念活动,我更加意识到责任之重大、使命之光荣。我们要将对历史的铭记、对先烈的崇敬、对和平的珍视,转化为奋楫前行、甘于奉献的实际行动,在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岗位上尽职尽责、发光发热,为守护下一代健康成长,为实现民族复兴和国家富强贡献毕生力量。
(崇川区关工委常务副主任 汪锐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