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检索: |
倾注关爱情 丹心引航向
发布时间:2025-10-16 发布机构:崇川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信息员 字体:【大 】【中】【小】
——退休老校长卢惠森用余辉点亮问题学生成长路
卢惠森是一位40余年的老教育工作者。他挚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2008年9月从东台市新街中学副校长岗位退休后,随家人定居崇川区秦灶街道苏阳社区生活。一生从事教育的他与孩子们有着深厚的情感,转辗到崇川区后,仍然深深牵挂着孩子们,想为孩子们健康成长做些事情,他主动与居住地苏阳社区联系,自告奋勇投身社区关工委工作。社区党总支充分发挥他的特长优势,聘任他为社区关工委常务副主任。他主动进学校、访家长,了解学生底数,梳理排摸在校生中行为有偏差、心理有困惑的“问题学生”情况,会同社区“五老”人员配合学校、家庭进行有效帮扶,耐心引导“问题学生”走出迷雾,重新校准人生航向。
一、调和父子关系,帮助孩子完成学业。某小学三年级学生小刘2岁时父母离异,跟随父亲生活,后与父亲离别北方老家到南通生活就学。失去母爱关怀的他,逐渐养成性格孤僻,不与父亲亲近,父子之间时常发生口角。他父亲为了再婚重组家庭,视儿子为累赘,对他不管不问,且时常谩骂毒打虐待,不让回家,不给饭吃,用尽各种手段折磨他,想让他自动消失,甩掉这个包袱。在家得不到温暖的小刘经常旷课,时常流落街头。2019年11月的一天,卢惠森得知信息找到小刘时,看到他身上青一块紫一块,蓬头污面。从这时起,卢惠森决心帮助这个孩子走出困境。首先找他父亲沟通,耐心做思想教育工作,宣传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同时带小刘到自己家里,给他买吃的穿的,并给予心理疏导、亲情陪伴,帮助他走出阴影。随后,卢惠森东奔西走与街道关工委、学校、司法所、妇联、派出所联系,在街道关工委牵头召集下,专门召开联席会议商讨对策,合力对小刘父亲进行思想与法治教育,敦促他提高认识,转变思想,善待关心儿子健康成长。经有关部门多次思想教育和卢惠森关爱其儿子的善举感召下,使小刘父亲促动很大,转变了对儿子的态度,不再打骂虐待了。小刘有了一个较好的安身和学习环境,顺利完成了初中学业,2023年9月回到北方老家和祖母生活。卢惠森仍与他保持经常联系并给予关怀鼓励。
二、关怀失足少年,教育孩子走上正道。某中学学生小冯因涉世不深,交友不慎,被社会上一些不三不四青年带入盗窃别人财物歧途,2024年上半学期,被送到青少年教养所一学期。回到学校后精神不振,无心学习,经常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常常不到学校学习,不做作业。学校校长、老师多次上门家访,做了不少思想教育工作,但未起到效果。2025年3月,卢惠森了解到小冯的情况后,立即跑到小冯家一边了解详细情况,一边做安抚小冯情绪的工作。经深入访谈了解得知,小冯父亲在外地经商,不经常回家,没有时间来陪伴关心教育儿子,夫妻感情也不是很融洽,母亲平时对儿子放弃教育任其自由。由于父母管教缺位,家庭缺少温暖,导致小冯失足、返校后又不好好学习的主要原因。卢惠森从做小冯父母思想教育工作入手,趁其父亲在家的时机,登门走访谈心,与他们建起微信群,善用微信沟通联络,教育引导小冯父亲要担起家庭主要责任,做到经营生意与经营家庭、管教儿子健康成长两手抓两不误,要求小冯母亲以母爱的力量打开儿子的心扉,做阳光好少年。在此基础上,卢惠森与小冯建立起忘年交朋友,经常把小冯叫到社区关工委办公室或自己家里,见面时常给他个热情拥抱,给予亲情感上的温暖;与他促膝谈心,谈理想、谈学业、谈未来,助力燃起青春活力;帮助辅导作业,增进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成绩;生活上经常关心他,常买些小冯喜欢的零食奖赏他;经常向学校反馈小冯的思想转变情况,建议学校给予肯定小冯的思想学习进步。在卢惠森无微不至关怀和学校老师的关心下,小冯的学习重归正道,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学习成绩有了较大提高,受到同学和老师称赞。
三、重视心理教育,助力孩子健康成长。今年4月,卢惠森受邀参加某中学家长座谈会时得知,该校初三学生小朱因备考压力和家庭父母不和等因素,显现抑郁症症状,可能影响该生的中考。卢惠森深感中考是学生一生中的大事,须及时进行心理康复教育,于是他与街道关工委青少年心理健康咨询室老师,找小朱及其父母访谈了解到,小朱原本学习成绩较好,因近期父母常闹矛盾争吵,影响了小朱的情绪,加上临近中考压力加重引发焦虑。卢惠森一方面调解小朱父母矛盾,要求家庭为女儿中考营造一个温馨环境,其父母很快达成谅解,流着眼泪在女儿面前作保证不再争吵,和睦相处。另一方面会同心理健康咨询老师,对小朱进行心理安抚,治疗心理疾病,缓解思想压力,引导小朱轻松投入中考,同时对小朱学习中的弱项进行辅导,卢惠森和相关人员的辛勤付出,使小朱放松了压力,心理抑郁得到缓解,全神贯注投入中考,取得了较理想的成绩。
(崇川区关工委办公室 秦灶街道关工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