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政府 中国江苏 中国南通 中国崇川
繁體瀏覽
今日天气:
全文检索:

您所处的位置:首页 >> 五老风采

井冈山精神密码

发布时间:2025-05-09 发布机构:崇川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信息员 字体:【】【】【

2025年4月,我有幸参加了江苏省关心下一代周报社在井冈山党校举办的理想信念教育培训班。通过五天的学习培训,思想上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洗礼。

当我们踏上井冈山这片饱含革命历史的热土时,一股深沉而庄严的气息扑面而来,仿佛历史的厚重感在这一刻凝聚成了一种无形的磁场,强烈地吸引着我们。汽车在蜿蜒曲折的盘山公路上缓慢行驶,车窗外,云雾缭绕,连绵起伏的翠绿竹林,宛如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那些在历史长河中渐行渐远的红色历史,此刻却如此生动地展现在我眼前,仿佛穿越了时空的隧道,回到了那段充满艰辛的岁月。这不是一次普通的培训,而是一场与历史的深刻对话,一次精神的朝圣之旅,一次心灵的净化之行。

在黄洋界哨口,当我的指尖触碰到当年红军修筑的工事时,那些粗糙的石块已被岁月和无数后来者的触摸打磨得温润如玉,石缝间顽强生长的绿植,枝叶虽小,却充满了生命的力量。党校的龙老师讲述着“黄洋界上炮声隆”的激烈战事,而我的耳畔却回响着山风穿过松林的呜咽,恍惚间与九十年前红军战士的竹哨声交织在一起。站在这里,我忽然明白,历史不是教科书上冰冷的文字,而是触手可及的温度,是清晰可辨的回响。《朱德的扁担》这个小学课本里的故事,在我亲眼见到实物时获得了全新的诠释,那根普通的扁担承载着革命领袖与士兵们同甘共苦的朴素情怀,诉说着官兵平等的深刻理念。在那个物质极度匮乏的年代,正是依靠这种上下同心、团结一致的精神力量,支撑着革命火种永不熄。这亦是今天我们每一位共产党员应当坚守的精神财富,是我们前进道路上的动力之源。

来到大井毛泽东主席的旧居,白墙上几处触目惊心的“疤痕”格外引人注目,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这是1929年红军主力转移后,国民党军队疯狂反扑留下的历史印记。触摸这些凹凸不平的灼痕,仿佛能感受到那个血与火交织的年代。正是在这方简陋的居所里,毛泽东主席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革命气魄,写就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等不朽著作,犹如在漫长的黑夜中点亮了指引中国革命方向的明灯。

毛泽东主席旧居的后面,那棵历经劫难的柞树更令人震撼——1929年它在大火中化为焦炭,却在次年春天抽出了新芽,如今枝繁叶茂,绿荫如盖。这顽强的生命轨迹,恰似毛泽东主席领导的革命事业:在秋收起义受挫后,他毅然率领部队挺进井冈山,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当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他力主战略转移,在长征路上召开的遵义会议上挽救了党和红军;面对日寇铁蹄,他高瞻远瞩提出《论持久战》,最终带领中国人民赢得民族独立。

如今亭亭如盖的树冠下,仿佛还能听见毛泽东主席当年对战士们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铿锵之声。这棵重生的柞树,不仅见证着“坚定信念、艰苦奋斗”的井冈山精神,更象征着毛泽东主席开创的革命事业虽历尽磨难,却始终保持着蓬勃生机。这种生生不息的力量,至今仍在新时代的征程上催人奋进。

小井红军医院旧址带给我的震撼最为深刻。简陋的竹制手术钳、自己采摘的中草药,食盐用来消毒的木盆,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物件,却见证着当时医疗条件的极端艰苦,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那段艰苦卓绝的岁月。132名未能及时转移的伤员在此英勇就义,他们用生命演绎了信仰的力量,用鲜血谱写了革命的壮丽篇章。我们伫立于庄严肃穆的烈士墓前,心中充满敬意,敬献上我们亲手制作的白色花朵,每一片纯净的花瓣,都承载着我们对先烈的深切缅怀与对革命精神传承的坚定承诺,内心涌动着对先烈的无尽敬仰和深情追忆。泪水与雨水混合着滑落,这些先烈并非天生英雄,他们曾是平凡的农民、工人、知识分子,怀揣着改变中国命运的崇高理想,因此显得伟大。他们的精神,值得我们永久铭记。井冈山的每一寸土地、每一个故事,都在触动我的心灵,仿佛在诉说着那段峥嵘岁月的历史,我深刻理解了何为真正的共产党人,何为革命的牺牲精神。

在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我们有幸直观地领略了那段波澜壮阔历史的全貌。博物馆内陈列的一张张珍贵的历史照片,仿佛将我们带回到那个烽火连天的岁月;一件件饱经沧桑的文物,无不承载着革命先辈们为了理想和信念所付出的巨大牺牲与不懈奋斗的艰辛历程。每一张照片、每一件文物、每一段文字,都在无声地诉说着那段艰难困苦的岁月,泣诉着红军战士的英勇事迹和感人故事。讲解员老师动情详尽的解说,都如同一把把钥匙,打开了我们心灵深处的那扇门,使我们的心灵受到极大的震撼。每一件精心布置的展品,都仿佛在向我们诉说着那段历史的厚重与深远,让我们对那段历史有了更加全面、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参观了井冈山革命博物馆,不仅让我们重温了那段光辉的历史,更让我们深刻地认识到,井冈山精神绝不仅仅是一段尘封的历史记忆,它更是一种生生不息、代代相传的精神力量。这种精神力量,激励着我们每一个人在新时代的征程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努力工作,接续奋斗,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五天的学习教育,收获颇丰。使我懂得了那些金戈铁马的岁月已经远去,但井冈山精神却历久弥新,犹如一座灯塔,照耀着我们前行的方向。在这里,我找到了共产党人的精神密码: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依靠群众。在物质丰富的今天,我们也面临着新的精神考验——如何在和平年代保持奋斗意志?如何在安逸环境中坚守初心使命?这是我们这次培训的主题,也是我们每一位关工人要践行的目标,是我们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的精神密码。作为新时代的见证者和建设者,我们无需重蹈先辈们抛头颅、洒热血的艰辛历程,但必须继承他们那种为理想不懈奋斗的精神力量,将红色基因深植血脉。在各自的岗位上,我们应无私奉献、尽职尽责,充分发挥余热,以实际行动告慰先烈。井冈山精神这一精神密码,已然成为我心中的一盏明灯,照亮了新时代的奋进之路。

(崇川区关工委 汪锐芳)